PDMS-玻璃鍵合芯片完整工藝
1、芯片陽模的制作
在制作芯片陽膜之前,提前要做好掩膜版(Mask),主要作用是在后續(xù)光刻工藝中遮擋特定區(qū)域,從而將設計的圖形轉(zhuǎn)移到光刻膠上。具體過程為:首先用L-Edit /CAD軟件對所設計的芯片結(jié)構(gòu)進行版圖繪制,并保存為 DXF 格式文件。將版圖文件交由制版公司進行打印,打印機將芯片微通道圖形打印到透明塑料薄膜上。塑料薄膜材料為菲林,其中打印機用的是比利時BARCO 公司的 Silver Writer 8850 光繪機。由于后續(xù)實驗用到的光刻膠為 SU-8 GM1050 負性光刻膠,因此打印的反性掩膜版上透明區(qū)域為微通道部分,不透明區(qū)域為非通道部分,具體如圖 1所示。
掩膜版制作完成后,接下來開始進行芯片陽膜的制作,主要是利用光刻技術將掩膜版上的圖形轉(zhuǎn)移到一定厚度的 SU-8 光刻膠的硅片上。圖形轉(zhuǎn)移的過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步驟:預處理、勻膠、前烘、曝光、后烘、顯影和堅膜,主要的工藝流程如圖 2 所示。本文的陽膜是在超凈間內(nèi)制作完成,其中所用的主要設備是勻膠機,曝光機 ,以及可編程熱板 PHP-8 等,設備如圖 3 所示。
(1)預處理:首先將 NH4OH/H2O2/H2O(氫氧化銨/過氧化氫/去離子水)按照 1:1:5 的配比進行混合,然后將 4 寸硅片浸泡于該混合液中,接著將其放置于80°C 的熱板上烘烤 20min。浸泡完畢后用去離子水對硅片進行反復沖洗,并用氮氣槍吹干。該步驟的目的是去除硅片表面雜質(zhì)顆粒,使得硅片表面和 SU-8 光刻膠之間粘附的更好。
(2)甩膠:將預處理后的硅片固定在勻膠機內(nèi)的托盤上,保證硅片位于托盤的正中央。本實驗中用到的 100μm 厚的 SU-8 光刻膠,需要將勻膠機設置的參數(shù)為:前轉(zhuǎn) 10s,轉(zhuǎn)速 600rpm;等待 1min;后轉(zhuǎn) 40s,轉(zhuǎn)速 1000rpm。參數(shù)設置好后,將適量 SU-8 光刻膠倒在硅片中心,開啟機器。
(3)前烘:將勻膠后的襯底片放置在溫度為 65°C 的熱板上,保持 5min;接著將熱板溫度設置為 95°C,保持 10min;然后將熱板溫度再降到 65°C,保持5min,最后降至室溫。該步驟目的是使 SU-8 光刻膠中的溶劑蒸發(fā)去除,使得硅片上光刻膠的有更好的均勻性。
(4)紫外曝光:將冷卻后的襯底片放置在曝光機下,接著把準備好的反性掩膜版放置于基片上,100μm 厚度的 SU-8 光刻膠需要的曝光劑量為 3.6m W/cm2,曝光時間 35s。
(5)后烘:將曝光后的襯底片放置于 65°C 的熱板上,保持 2min;接著把熱板溫度調(diào)至 95°C,保持 8min,最后降至室溫。
(6)顯影:將襯底片分別放置于丙二醇甲醚醋酸酯與異丙醇溶液中進行各15s 的循環(huán)顯影,直至沒有白色析出物出現(xiàn),最后用氮氣槍吹干。
(7)堅膜:將顯影后的襯底片放置于 150°C 的真空干燥箱內(nèi)靜置 10min,蒸發(fā)掉存留的 SU-8 光刻膠溶劑,并使襯底片上的 SU-8 光刻膠與硅片之間的粘附更加牢固。至此完成芯片陽模的制備,如圖 4所示。
2、PDMS 基片的制作
芯片的陽模制作完成后,接下來要利用模塑法制作帶有微通道的彈性 PDMS基片。模塑法的主要原理是將 PDMS 澆注在模具上后進行固化,然后將剝離下來的 PDMS 基片與玻璃鍵合后形成微流控芯片。本文用的 PDMS 材料是購于美國道康寧公司,型號是 SYLGARD184,等離子清洗機購于美國 HARRICK 公司,型號為 PDC-002。具體制作流程如圖 5所示。
(1)浸泡脫模劑:將芯片的陽模放在提前準備好的脫模劑溶液中浸泡 15 分
鐘,然后將其放入培養(yǎng)皿后,置于 80°C 的烘箱中進行烘干。由于培養(yǎng)皿的材料為塑料,烘箱的溫度不可太高。
(2)PDMS 預聚體配置:將塑料杯置于電子秤上,電子秤去皮清零。向塑料杯中倒入一定質(zhì)量的PDMS試劑,按照PDMS的試劑質(zhì)量計算固化劑的質(zhì)量,電子秤再次去皮清零,用另一干凈滴管滴定 1/10 質(zhì)量的固化劑到塑料杯中。PDMS 和固化劑混合后,采用攪拌棒充分攪拌 10 分鐘,使塑料杯中形成均勻分布的小氣泡。
(3)PDMS 預聚體抽真空處理:將分布有均勻小氣泡的 PDMS 預聚體置于
真空干燥鍋中,慢速抽真空,直至小氣泡均被排出,在抽真空過程中若出現(xiàn)試劑漫出塑料杯邊沿的情況,則需要多次關斷真空泵,避免試劑漫出容器。
(4)PDMS 預聚體澆注:將模具水平放置于塑料培養(yǎng)皿中,然后將配置好
的 PDMS 預聚體倒入塑料培養(yǎng)皿中。在倒的過程中,需要從陽模的中間開始倒,此時的 PDMS 預聚體會逐漸向周圍擴散,直到 PDMS 預聚體完全覆蓋陽模,并有一定的高度。由于在 PDMS 澆注過程中還會產(chǎn)生少量的氣泡,此時要再次重復步驟(3)。
(5)PDMS 預聚體固化:待氣泡完全消失后,將塑料培養(yǎng)皿放置于 75°C
烘箱中,使 PDMS 預聚體在烘箱中靜置 3 個小時。待 PDMS 預聚體固化聚合后,將其從烘箱中取出。
(6)PDMS 預聚體脫模:用小刀沿壓印陽模邊緣切割 PDMS 固化膜,將陽模連同其上方覆蓋的 PDMS 固化膜一同取下,之后再將膜與陽模輕輕分離。脫模時要盡量沿著流道方向進行,這樣可以避免流道邊緣產(chǎn)生破裂的風險。
(7)PDMS 基片打孔:用孔徑為 1mm 的打孔器在微流道的入液口和出液口位置打穿通孔,打孔時盡量使打孔器與 PDMS 基片垂直,這樣打出來的通孔是垂直的,方便之后實驗的操作。
(8)PDMS 基片清洗與鍵合:將壓印有微流道結(jié)構(gòu),同時制備有入液/出液孔的 PDMS 基片與鍵合所需的玻璃基底放入無水乙醇試劑中超聲清洗 10 分鐘,取出后放入烘箱中進行烘干。烘干后取出,將 PDMS 基片微流道面朝上,與玻璃蓋片一起放入氧等離子體清洗機中轟擊 15s。將取出來 PDMS 基片和玻璃基底對準后貼合在一起,并用鑷子輕輕按壓 PDMS 基片表面,完成 PDMS 與玻璃的不可逆封接。鍵合后將其在 65°C 的真空干燥箱內(nèi)放置 30min,最終完成倍比稀釋微流控芯片的制備,如圖 6 所示。將制備完成的芯片放置于顯微鏡下進行觀察,檢查芯片結(jié)構(gòu)是否完整,圖 7 給出了該芯片部分重點結(jié)構(gòu)的局部放大圖。
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:墨魚微流控(微信公眾號) 作者:墨魚 以傳播知識、有益學習和研究為宗旨。 轉(zhuǎn)載僅供參考學習及傳遞有用信息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權益,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
- 上一條勻膠機特點及如何選擇
- 下一條PCR 技術在遺傳病診斷中的應用